2015 年落矶山山脉之旅
地因有情,地已荒。
犹他州多世外奇景。 罕见人踪。 大土佬儿有生之年将尽可能多去几次。
几千万年前,此地的地壳有缝。 地涵熔岩受压力挤进了这里的地缝。 上图颜色特别黑的,就是冷却了的挤进地缝里的熔岩。
冷却了的熔岩比一般的沉积岩不容易被风化掉。
有读者来信,问道 “什麼叫[地因有情 地已荒]? 不都說 [地老天荒] 嗎? ”
大土佬儿回信 “您的问题,我得从 “无情” 回答起。”
我所晓得的 “无情” 出自庄子《德充符》。
惠子谓庄子曰:“人故无情乎?”
庄子曰:“然。”
惠子曰:“人而无情,何以谓之人?”
庄子曰:“道与之貌,天与之形,恶得不谓之人?”
惠子曰:“既谓之人,恶得无情?”
庄子曰:“是非吾所谓情也。吾所谓无情者,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,常因自然而不益生 也。”
惠子曰:“不益生,何以有其身?”
庄子曰:“道与之貌,天与之形,无以好恶内伤其身。今子外乎子之神,劳乎子之精,倚树而吟,据槁梧而瞑。天选子之形,子以坚白鸣。”
庄子之后,再谈 “无情” 者之中,最着名的应是李白了。
唐•李白《月下独酌四首》(其一)
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
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
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醒时同交欢,醉后各分散。
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。
李白的 “无情”,即是庄子的 “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” 也。
邀月同饮,与影同舞。醒时开开心心,醉后各自拉倒。毫无挂碍。
唐三藏沙门鸠摩罗什译《心经》
“、、、菩提萨埵。依般若波罗蜜多故。心无挂碍。无挂碍。 故,无有恐怖。远离颠倒梦想。究竟涅盘。、、、”。
这是因为 “色不异空。空不异色。色即是空。空即是色。受想行识。亦复如是。”,
李白之后三十年,有个短命的同宗李贺(约公元791年 - 约817年)。
继 “诗仙”,“诗圣”,”诗佛“,之后,人称他 “诗鬼”。 他的《苏小小墓》已收集在 http://www.tulaoer.org/1-Poems/2-Summer/SU049.html 。
他的另一名作《雁门太守行》已收集在 http://www.tulaoer.org/2-Landscape/2-Summer/2015/BlackCloud.html 。
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 出自李贺的 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。
茂陵刘郎秋风客,夜闻马嘶晓无迹。
画栏桂树悬秋香,三十六宫土花碧。
魏官牵车指千里,东关酸风射眸子。
空将汉月出宫门,忆君清泪如铅水。
衰兰送客咸阳道,天若有情天亦老。
携盘独出月荒凉,渭城已远波声小。
此诗一出,后世众多文人纷纷借用 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 之句于自己的作品里。
北宋有个忒多情的苏轼。他自知多情,自称 “多情”。多情伤身要命啊!
《念奴娇 · 赤壁怀古》
大江东去,浪淘尽,
千古风流人物。
故垒西边,人道是,
三国周郎赤壁。
乱石崩云,惊涛裂岸,
卷起千堆雪。
江山如画,昔日多少豪杰。
遥想公谨当年,小乔初嫁了。
羽扇纶巾,谈笑间,
樯橹灰飞烟灭。
故国神游,
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
人间如梦,一枕还酹江月。
与 “多情” 相对的是天地不会随着诗人心境而动的 “无情” 了。
苏轼的一阕《蝶恋花》里有 “多情却被无情恼。” 之句。
http://www.tulaoer.org/1-Poems/1-Spring/SP073.html
花褪残红青杏小。燕子飞时,绿水人家绕。枝上柳绵吹又少,天涯何处无芳草!
墙里秋千墙外道。墙外行人,墙里佳人笑。笑渐不闻声渐悄,多情却被无情恼。
苏轼春心荡漾。 然而,周围的世界不为所动。Didn't give a damn。多情却被无情恼。
(有读者来信问 “能不写粗话吗?”。 大土佬儿略沉吟,回信 “难!”。)
自从李贺 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,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 常为上联而有人对以下联。
宋初石延年对出下联 “月如无恨月常圆”,应属上上之作。
旁人 “地若有情地已荒。” 平庸。 自此,“天老地荒” 成为成语。
成语常为人口笔误传。“天老地荒” 至今已被误传为 “地老天荒” 矣。
类似例子 “每下愈况” 至今已被误传为 “每况愈下”。 例子不胜枚举。
犹他州地壳多经剧变,风化。草木难生。大土佬儿借 “地若有情地已荒。” 写成 “地因有情地已荒。”
有情伤身。天若有情天亦老。地因有情地已荒。 云云。
.